湖南湖北的湖是指“洞庭湖”,古称云梦、九江和重湖,处于长江中游荆江南岸,跨岳阳、汩罗、湘阴、望城、益阳、沅江、汉寿、常德、津市、安乡和南县等县市。 湖南和湖北是**的两个省级行政区,那你有没有想过湖南、湖北是指哪条湖呢?下面就来给大家说一说。
详细内容 01 湖南湖北的湖是指“洞庭湖”,古称云梦、九江和重湖,处于长江中游荆江南岸,跨岳阳、汩罗、湘阴、望城、益阳、沅江、汉寿、常德、津市、安乡和南县等县市。
洞庭湖之名,始于春秋、战国时期,因湖中洞庭山(即今君山)而得名。洞庭湖北纳长江的松滋、太平、藕池、调弦四口来水,南和西接湘、资、沅、澧四水及汨罗江等小支流,由岳阳市城陵矶注入长江。 02 洞庭湖古代曾号称“八百里洞庭”。20世纪90年代末,据水利部门测算,有面积2579.2平方公里(一说2740平方公里);但它还有湘、资、沅、澧四水和“长江四口”1300多平方公里洪道面积(一说1.878万平方公里)。
两者合计,仍有3879.2平方公里。湖盆周长为803.2公里,总容积220亿立方米,其中天然湖泊容积178亿立方米,河道容积42亿立方米。 03 洞庭湖是长江流域重要的调蓄湖泊,具强大蓄洪能力,曾使长江无数次的洪患化险为夷,江汉平原和武汉三镇得以安全渡汛。
04 洞庭湖是历史上重要的战略要地、**传统文化发源地,湖区名胜繁多,以岳阳楼为代表的历史胜迹是重要的旅游文化资源。也是**传统农业发祥地,是**的鱼米之乡,是湖南省乃至全国最重要的商品粮油基地、水产和养殖基地。
湖北和湖南的湖是指洞庭湖。
洞庭湖,古称云梦、九江,位于**湖南省北部,长江荆江河段以南,跨岳阳、汩罗、湘阴、望城、益阳、沅江、汉寿、常德、津市、安乡和南县等县市。
是**第三大湖,也是**第二大淡水湖。
主要景点
滨湖的风光极为秀丽,许多景点都是***的风景区,如:岳阳楼、君山、杜甫墓、杨么寨、铁经幢、屈子祠、跃龙塔、文庙、龙州书院等名胜古迹。在东洞庭湖与长江的接界处——城陵矶,有一块名为三江口的地方。
从此处远眺洞庭,但见湘江滔滔北去,长江滚滚东逝,水鸟翱翔,百舸争流,水天一色,景色甚是雄伟壮观。湖中最**的是君山,君山风景秀丽。
它是洞庭湖上的一个孤岛,岛上有72个大小山峰,这里每天有渡轮来往航程大约一小时。
游览群山需要用**时间,早上去,下午返。既去了君山,又可畅游洞庭湖,真是一举两得。
君山原名洞庭山,是神仙洞府的意思。相传4000年前,舜帝南巡,他的两个妃子娥皇、女英追之不及,攀竹痛哭,眼泪滴在竹上,变成斑竹。
后来两妃*于山上,后人建成有二妃墓。
二人也叫湘妃、湘君,为了纪念湘君,就把洞庭山改为君山了。现有古迹二妃墓 、湘妃庙、柳毅井、飞来钟等。君山的竹子很有名,有斑竹、罗汉竹、方竹、实心竹、紫竹、毛竹等。
这里每年都举办盛大的龙舟节、荷花节和水上运动。
湖南湖北的湖指的是洞庭湖,湖北以洞庭湖以北而得名,而湖南以洞庭湖以南而得名。洞庭湖古称云梦、九江和重湖,处于长江中游荆江南岸,跨岳阳、汩罗、湘阴、望城、益阳、沅江、汉寿、常德、津市、安乡和南县等县市。
洞庭湖之名,始于春秋、战国时期,因湖中洞庭山而得名。
洞庭湖是长江流域重要的调蓄湖泊,具强大蓄洪能力,曾使长江无数次的洪患化险为夷,江汉平原和武汉三镇得以安全渡汛。 洞庭湖是历史上重要的战略要地、**传统文化发源地,湖区名胜繁多,以岳阳楼为代表的历史胜迹是重要的旅游文化资源。也是**传统农业发祥地,是**的鱼米之乡,是湖南省乃至全国最重要的商品粮油基地、水产和养殖基地。 洞庭湖给予人类以慷慨和丰厚的回报,除养活这一地区的民众外,明清以来,逐渐成为****的粮食输出地。
到清乾隆年间,随着洞庭湖区围垦洲土的**出现,湖南省的耕地面积急剧增加,粮食产量逐步赶上并超过湖北省。 在湖南,有民间谚语是湖南熟,天下足,这句谚语还取代了湖广熟、天下足。湖南省成为最主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,洞庭湖成为**的粮仓。